销售咨询
默小海 默小武
技术咨询
技术支持
联系我们
免费咨询:027-86659055 fax:027-8665 9055 e-mail:sale@mskbio.com

  首页 > 行业动态 > 行业动态

热门搜索:elisa试剂盒/ 抗体
马丁:一个医学院士的家国情怀

对此,马丁给予了肯定回答:作为国内一流大学附属医院的临床医生,有责任为医学发展作出原创性贡献,让更多患者获益。


马丁院士


提出精准疫苗接种,有望为国家节约巨额开支


宫颈癌是最常见的妇科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逐渐上升为妇科肿瘤首位。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每年有近50万宫颈癌新发病例,其中我国每年新发病例约13.5万人,约占世界的三分之一。


按照国际上普遍推行的策略,主要靠接种HPV(人类乳头瘤病毒)疫苗。11月初,由葛兰素史克公司生产的宫颈癌疫苗在湖北落地,许多女性奔走相告,妇科肿瘤专家马丁对此有不同看法。


“是个办法,但对我国来说,太浪费了!”马丁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接种保护率较高的九价疫苗,每人需花4000-5000元人民币,若在我国推行全民疫苗接种,将有4亿适龄青少年需要接种,对国家来说是难以承受的巨大经济负担。


实际上,大量研究表明,超七成女性一生中至少会感染一次HPV病毒,但绝大多数都能被自身免疫系统清除掉,只有1%-4%的个体会发展成宫颈癌。“为了4%以内的发病率,让99%的人接种疫苗,受益的是外国公司。”马丁直言。


于是,从2010年起,马丁就提出精准筛查宫颈癌易感人群的概念,带领团队破译中国人宫颈癌发病遗传“密码”。


马丁带领团队联合浙江、上海、湖南等地数十家医疗机构收集样本,3年内共检测了16484个中国汉族人群样本,发现了11个全新的宫颈癌遗传易感变异位点。之后,团队又在全国收集宫颈癌家系进行检测分析,证实了宫颈癌的遗传易感性:HPV感染只是宫颈癌发生的外因,内在遗传性才是发病的根本原因。


2013年8月,关于这个项目的研究成果发表在国际顶级专业期刊《自然遗传学》上,影响因子高达35.8。


“我国宫颈癌预防的重点应该是将1%-4%的易感人群筛选出来。”马丁提出宫颈癌早期预警策略:实行精准疫苗接种,为国家节约巨额开支。


为研究适合中国人的宫颈癌疫苗毅然回国


马丁是同济妇产科第一个博士研究生,导师是率先在全国开展妇科肿瘤手术治疗研究的蔡桂茹教授。


“跟着蔡教授上门诊、做手术,病人都是已经挨到了癌症晚期不得不来看病的农村妇女。”马丁回忆,那时转诊到同济医院的晚期宫颈癌病人特别多,个个被病痛折磨得没有了人形,做检查时轻轻一碰就一摊血。


马丁在手术室给患者做手术


这段经历让马丁刻骨铭心。为了开拓视野,1990年博士毕业后,他选择了去美国德克萨斯州立大学西南医学中心从事肿瘤转移领域的博士后研究,研究主要方向仍然是宫颈癌、卵巢癌等肿瘤转移机制。


马丁的妻子孟力是同济医院血液内科的教授。据她介绍,马丁的基本功很扎实,到美国后迅速适应了国外的氛围,优越的科研条件也让他如虎添翼,在国际知名刊物上发表多篇文章,并于1995年获聘西南医学中心副教授,成为当时留学生中的佼佼者。


“我们当时在美国过得非常惬意。”孟力教授说,马丁喜欢钓鱼,每个周末都会带着她去垂钓,还带着女儿玩遍了美国。但1997年,40岁的马丁决定回国。


当时美国已经开始研究宫颈癌疫苗,但样本都是取自白种人。“难道白种人的疫苗会适合中国人吗?”于是,马丁放弃国外优越条件,毅然回到同济医院。他说:“同济几代人的努力就是希望能对中国宫颈癌病人进行规模性预防,我不能辜负。”


马丁决定回国时,女儿正上初中,妻子孟力独自留在美国陪伴女儿,直到她上大学才回国。与妻女异国的六年里,马丁只能趁去美国开会顺便看看女儿。有一年,女儿白天顾着跟他团聚,凌晨两三点爬起来做作业,马丁也跟着爬起来陪女儿。“爸爸手很巧,做出来的东西就是比妈妈好。”


临床医生做科研的最终受益者是病人


尽管在各种压力之下,我国医生发表的论文数量已高居世界第五,但引用率不高。这说明很多文章是赶出来的,为的只是升职称,含金量不够。


“无法在临床中应用的科研没有意义,所有的科研最终受益者都应该是病人。”马丁一针见血。


比如破解宫颈癌密码,这个项目不仅能帮助圈定宫颈癌高危人群,还推动了早期宫颈癌的靶向治疗。目前宫颈癌前病变治疗的常规方案是宫颈切除,随之而来的风险是孕妇在后期妊娠过程中可能因宫颈机能不全而流产或早产。


能否采用“分子编辑”的手段改变早期变异细胞的基因序列,仅用药物就能中止甚至逆转细胞的早期癌变?


想法虽妙,但落实到每一步都很艰难。有一次,马丁的学生李双到云南做大样本筛查,当地医疗条件有限,连仪器都要借。“如果要放弃,有一万个理由。”李双说,有时候所有步骤明明是对的,但做验证时还是失败了,只能推倒重来。


从一个基因到另一个基因,从一条通路到另一条通路,有时团队分明看到了成功的希望,但接下来就会发现那道亮光其实只是漆黑隧道里的一丝火花。经过长达五六年的探索,2015年,“分子编辑”的研究成果终于问世,以封面文章发表在《临床研究杂志》,现已在进行临床转化,不久就可用到临床。


目前,马丁教授和其团队在全国多个宫颈癌高发区建立研究基地,通过多中心、大样本验证和长期随访,促进宫颈癌早期预警、早期精准筛查和早期无创治疗的方案完善,对中国宫颈癌的风险预测和预防筛查易感高危人群、个体化治疗、新药研发均具有重要意义。